紧跟新时代 学习新知识
这些词汇你了解吗?
“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它要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科体系、专业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之中,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德性和素养,注重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有助于帮助学生解答思想困惑、价值困惑、情感困惑,激发其为国家学习、为民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帮助其在创造社会价值过程中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
课程思政应将德育置于课程目标之首,倡导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强调基于省思基础上的笃信和理论自觉基础上的实践自觉,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发挥高校自身的学科研究优势、社会网络资源、校史育人功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活力,将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专业过硬、体魄强健、审美高雅、热爱劳动的新时代好青年。
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不是在专业课程中剥出几节课时讲授思政内容。“思政”与“课程”的关系,应当是“如春在花、如盐化水”,而非“眼中金屑、米中掺沙”;两者不是机械组合而是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应当是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引人入胜地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制度的历史性变革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在扎实的文献研究和社会调查基础上,把家国情怀自然渗入课程方方面面,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专业教师的工作不仅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更重要的是塑造灵魂、塑造品行、塑造人格。专业教师应当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政治意识,应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在知识传授中注重主流价值观引领,注重专业教材和课程内容的时代性,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履行好教书育人的岗位初心,主动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
“课程思政”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还需不断深入探究“课程思政”教学规律,全面强化体系化、规范化建设,科学实施考核评估与效果评价等,需要高校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方向,才能圆满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来源:《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仅作学习分享,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